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百萬美元對賭背後:超級通脹與加密貨幣未來探析
比特幣衝擊百萬美元?深入剖析超級通脹與加密貨幣未來
近期,一場引人注目的百萬美元對賭在加密貨幣圈引發熱議。事件起因是一位知名投資人聲稱超級通脹即將來臨,並建議購買比特幣。隨後有人挑戰這一觀點,雙方展開了一場高額賭注:如果90天內比特幣價格突破100萬美元,投資人將贏得賭局。
這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迅速成爲市場焦點。那麼,比特幣真的有可能在短期內暴漲至如此高位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深入剖析超級通脹的本質,以及比特幣在未來金融體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超級通脹是指貨幣購買力急劇下降的經濟現象。最典型的案例是2008年津巴布韋,當時該國通脹率超過1120萬%,政府甚至發行了面值100萬億的紙幣,卻連一卷廁紙都買不到。類似的情況也曾在1998年俄羅斯盧布危機中出現,當時盧布貶值幅度據稱超過100倍。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超級通脹往往與政府過度印錢有關。而近年來,联准会爲應對疫情而採取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確實引發了人們對美元未來的擔憂。有數據顯示,2020年联准会印發的貨幣總量甚至超過了人類歷史上所有貨幣的總和。
然而,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其地位十分特殊。如果美元真的面臨嚴重貶值風險,那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非僅僅影響美國。美元大幅貶值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受阻、各國外匯儲備縮水,甚至引發全球貨幣戰爭。因此,在危急時刻,世界各國很可能會聯手幹預,以維護美元的穩定。
1985年的"廣場協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當時爲了應對美元匯率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美、日、德、法、英五國政府達成協議,通過協調行動降低美元匯率。這種多國聯手幹預的做法,在未來可能再次上演。
綜上所述,比特幣在90天內漲至100萬美元的可能性極低。這場對賭更像是利用市場情緒來炒作比特幣敘事的營銷手段。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近期一系列金融機構暴雷事件帶來的啓示:現有中心化金融體系並非萬無一失。
比特幣的誕生,正是爲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提供一種去中心化的選擇。在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中,比特幣或許會扮演重要角色。持有一定比例的比特幣,可能是對沖風險的明智之舉。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希望看到比特幣真的漲到100萬美元。因爲那意味着世界經濟秩序可能已經發生劇變,而那將會是怎樣的景象,恐怕無人能夠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