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O網路:打造AI Agent的去中心化計算平台
AO網路:爲AI Agent打造的去中心化計算平台
去中心化網路一直致力於實現"世界計算機"的夢想,即能夠無需信任地執行任意代碼,並可供全球共享使用。在以太坊之後,許多基礎設施項目紛紛嘗試實現這一目標,其中即將推出的AO網路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世界計算機"而言,可以大致劃分爲數據計算、訪問和存儲三個部分。Arweave過去一直扮演着"世界硬盤"的角色,而AO網路(Actor Oriented)則引入了通用計算能力,並提供智能合約功能。
AO:基於Actor模型的通用計算網路
目前主流的去中心化計算平台可分爲兩類:智能合約平台和通用計算平台。智能合約平台以以太坊爲代表,網路共享全局狀態內存,對改變狀態的運算過程進行共識。由於共識需要大量重復運算,因此高成本下僅用於處理高價值業務。通用計算網路則不對運算過程本身進行共識,而是根據業務驗證計算結果,處理請求順序,不存在共享的狀態內存。這降低了成本,允許網路擴展到更多領域的計算。
此外,還有一些項目基於虛擬機安全假設,將通用計算與智能合約融合。這類網路由於不共享狀態內存,擴容成本很低,多個任務可以並行計算且互不影響。這類項目往往基於Actor編程模型,AO也屬於此類。
Actor模型下,每一個計算單元被視爲獨立處理事務的智能體,計算單元之間通過通信交互。AO標準化了Actor的消息傳遞,實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網路。
與傳統被動觸發的智能合約不同,AO可以通過固定時間循環觸發的"cron"方式,實現智能合約的主動運行,例如持續監控套利空間的交易程序。
AO網路的快速擴容能力、Arweave的超大數據存儲能力、Actor的編程模型,以及主動觸發交易的能力,使其非常適合托管AI Agent。AO還支持將AI大模型引入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運行。
AO網路特性
AO不對計算過程進行共識,而是對交易順序進行共識,並默認虛擬機的運行結果是確定性的,從而實現最終狀態的一致性。
AO採用模塊化設計,網路中存在三種基本單元:調度單元SU、計算單元CU和信使單元MU。信使單元接收交易並驗證籤名;調度單元負責交易排序和上傳至Arweave鏈完成共識;計算單元負責處理具體計算。
CU集可視爲去中心化算力網路。在完整的經濟學規劃下,CU節點需要質押資產,通過計算性能、價格等因素競爭,提供算力賺取收益。如果出現計算錯誤,會被罰沒資產。
AO與其他網路的比較
與以太坊等智能合約平台相比,AO作爲通用計算平台的區別顯而易見。與FIL的FVM相比,AO保留了智能合約能力,並在Arweave存儲上維護了全局狀態。
AO在架構上與ICP最爲相似,都採用了異步計算區塊鏈網路的設計。主要區別在於,ICP基於容器維護狀態,而AO具備共享的狀態層。這增加了網路的去中心化能力,但也喪失了某些特殊隱私業務的實現可能。
在經濟與設計層面,AO相對以公平發射、無準入的方式運行,採用模塊化設計,降低了開發者進入的成本。然而,AO也可能面臨與ICP類似的系統缺點,如跨合約交易缺乏原子性,可能影響DeFi類應用的發展。
盡管如此,AO選擇專注於AI Agent領域,可能仍有較大發展潛力。在AI快速發展的背景下,AO網路爲去中心化AI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