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將迎來區塊鏈行業GPT時刻 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達1.6萬億美元

穩定幣的"GPT時刻":區塊鏈在金融和公共部門的大規模應用

一、區塊鏈的大規模採用爲什麼是現在?

2025年有望成爲區塊鏈在金融和公共領域應用的"ChatGPT時刻"。主要原因包括:

  • 美國監管機構對區塊鏈的支持性立場預計將成爲改變行業格局的一年。這可能會導致基於區塊鏈的貨幣得到更廣泛的採用,並刺激美國私營和公共部門在金融及其他領域出現其他用例。

  • 持續關注公共支出的透明度和問責制。

  • 過去12-15個月的發展,包括歐盟的MiCA、加密貨幣ETF發行、加密貨幣交易和托管的制度化,以及美國政府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

政府對區塊鏈的採用分爲兩類:賦能新的金融工具和系統現代化。系統通過整合共享帳本進行升級,以增強數據同步、透明度和效率。

穩定幣目前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並開始影響全球金融流動。穩定幣的日益普及反映了對美元計價資產的持續需求。

1.1 穩定幣正在崛起

推動穩定幣獲得更廣泛接受的主要催化劑可能是美國監管的明確性。這可以使穩定幣以及區塊鏈更好地融入現有金融體系。

根據DefiLlama數據,截至2025年3月底,穩定幣的總價值超過2300億美元,是五年前的30倍。我們分析表明,在基準情形下,穩定幣的總供應量可能達到1.6萬億美元,熊市和牛市情景分別達到約0.5萬億美元至3.7萬億美元。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1.2 未來挑戰

穩定幣的發展也面臨阻力和挑戰:

  • 非美國政策制定者可能將穩定幣視爲美元霸權的工具。

  • 中國和歐洲的政策制定者可能會熱衷於推動央行數字貨幣(CBDC)或以本國貨幣發行的穩定幣。

  • 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的政策制定者對美元化帶來的本地風險保持警惕。

  • 穩定幣存在擠兌風險,並可能引發蔓延效應。2023年,穩定幣脫鉤約1900次,其中約600次爲大型穩定幣。

1.3 公共部門需要區塊鏈嗎?

區塊鏈引入了一種基於信任的去中心化公共部門數據管理方法。傳統系統的信任源於權威機構,而區塊鏈則允許加密真實性證明。信任植根於技術本身。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確保信息一旦記錄就無法更改,從而爲敏感公共數據提供防篡改記錄。

跨境活動,尤其是通過世界銀行等機構或人道主義援助項目支付國際資金,是區塊鏈的重要用例。區塊鏈可以爲復雜的交易提供透明度,即使在金融機構運作不暢的偏遠或不穩定地區也是如此。

二、穩定幣的GPT時刻

2.1 穩定幣如何運作?

穩定幣是一種加密貨幣,旨在通過將其市場價值與底層資產掛鉤,以穩定其價值。底層資產可以是法定貨幣、商品或一籃子金融工具。

穩定幣生態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 穩定幣發行人
  • 區塊鏈帳本
  • 儲備和抵押
  • 數字錢包提供商

截至2025年4月,穩定幣的總流通量已超過2300億美元,自2024年4月以來增長了54%。排名前兩位的穩定幣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Tether (USDT)領先,其次是USD Coin (USDC)。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2.2 穩定幣採用的驅動因素

  • 穩定幣的實用優勢(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可用)正在創造需求。

  • 宏觀需求(通脹對沖、金融包容性)正在推動穩定幣在嚴重通貨膨脹地區被採用。

  • 現有銀行和支付提供商的認可和整合是穩定幣合法化的關鍵。

  • 期待已久的監管明確性,將允許銀行和更廣泛的金融服務行業引入穩定幣。

2.3 穩定幣的潛在市場

我們對2030年穩定幣市場規模的預測:

  • 基準情景:1.6萬億美元
  • 樂觀情景:3.7萬億美元
  • 悲觀情景:0.5萬億美元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2.4 穩定幣市場展望及用例

主要用例包括:

  • 加密貨幣交易(50-95%)
  • B2B支付(20-25%)
  • 消費者匯款(10-20%)
  • 機構交易和資本市場(10-15%)
  • 銀行間流動性和資金(<10%)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2.5 穩定幣:銀行卡、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戰略自主

  • 穩定幣市場可能會像銀行卡市場一樣發展,出現國家級計劃。

  • 許多非美國司法管轄區可能會繼續專注於開發自己的CBDC,將其作爲國家戰略自主的工具。

  • 75%的央行仍計劃發行CBDC。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2.6 穩定幣與銀行:機遇與風險

穩定幣爲銀行提供了新的業務機會:

  • 作爲穩定幣發行人
  • 提供支付收付/支付解決方案
  • 圍繞穩定幣的結構化產品
  • 提供流動性

但也存在風險,如存款向穩定幣的轉移可能影響銀行的放貸能力。

三、公共部門對於區塊鏈的看法

3.1 公共支出與財政

區塊鏈技術有望通過提高透明度、效率和問責制來改變政府服務的公共支出和財政。主要優勢包括:

  • 實時追蹤支出
  • 降低腐敗風險
  • 簡化審計流程
  • 自動化投標和合同流程
  • 簡化稅收徵管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3.2 公共部門資金和撥款的發放

區塊鏈可以簡化資金分配流程,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世界銀行的"FundsChain"倡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旨在實時追蹤資金流向和支出情況。

3.3 公共記錄管理

區塊鏈爲公共記錄管理提供了一個強大而安全的平台,確保關鍵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訪問性。應用領域包括:

  • 教育證書驗證
  • 土地所有權和房地產管理
  • 公共機構信任重建

3.4 人道主義援助

區塊鏈可以:

  • 簡化項目設計、資源分配和數據共享
  • 重塑危機眾籌
  • 確保人道主義供應鏈的完整性
  • 提高援助發放的透明度和效率

3.5 資產代幣化

代幣化有望通過數字化代表現實世界和金融資產,從而釋放價值,提高效率、透明度和可及性。應用領域包括:

  • 政府債務工具
  • 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資產
  • 數字債券發行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3.6 數字身份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ID)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防篡改的身分驗證機制,可以:

  • 擴展基本服務到服務匱乏的社區
  • 增強安全性和問責制
  • 確保個人擁有對其信息的所有權和控制權

3.7 公共部門區塊鏈應用面臨的挑戰

主要挑戰包括:

  • 缺乏信任
  • 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問題
  • 轉型挑戰
  • 監管不確定性
  • 應對濫用風險
  • 變革阻力與公衆認知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四、附錄

4.1 穩定幣監管:GENIUS Act與STABLE Act

美國國會正在審議兩項主要穩定幣立法:GENIUS Act和STABLE Act。這兩項立法都旨在建立一個監管框架,將穩定幣納入主流金融生態系統。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4.2 公有鏈vs.私有鏈

在探索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時,必須權衡私有鏈和公有鏈之間的利弊。公有鏈的優勢包括去中心化、透明度和開放可訪問性,但也面臨可擴展性、隱私和監管合規等挑戰。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花旗2萬字研報:穩定幣的"GPT時刻"

GPT6.8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Anon32942vip
· 08-15 06:10
不就是老李干的事儿
回復0
liquiditea_sippervip
· 08-14 03:48
差不多吧还有两年
回復0
TokenSleuthvip
· 08-13 07:43
又嗯吹一波监管牛市?
回復0
倒霉的矿工vip
· 08-13 07:39
这牛市我攒足了干粮
回復0
Ga_fee_Criervip
· 08-13 07:16
笑死,又吹牛x呢
回復0
智能合约猎人vip
· 08-13 07:15
又是喊上天的节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