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南韓將創建主權人工智能
韓國將創建主權人工智能
11.08.2025
弗拉基米爾·斯利佩爾 南韓委托幾家大型企業和有前景的初創公司創建國家基礎AI模型,主要使用本土技術。CNBC報道。
該項目使用韓國半導體和軟件。因此,首爾努力建立幾乎自給自足的人工智能產業,並成爲中國和美國的競爭對手,記者們寫道。
ForkLog 研究了南韓如何以及爲何計劃獲得 "AI 自主權"。
強項
The Futurum Group 的人工智能實踐負責人尼克·佩申斯在與記者的交談中表示,韓國的做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
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部宣布,已選擇五個財團進行技術開發。其中一個由電信巨頭SK Telecom牽頭。財團成員包括遊戲公司Krafton、芯片開發商Rebellions及其他公司。
在其他團隊的領導者中,有LG和Naver。
強大的優勢
該倡議旨在利用一些韓國公司的戰略優勢以及它們正在開發的對人工智能至關重要的技術:
盡管具有很高的自主性,財團仍將依賴於美國公司Nvidia的圖形處理器。SK Telecom將在其自主研發的超級計算機Titan上訓練模型,該計算機由先進的Nvidia顯卡組成,並與Amazon的數據中心合作。
路線圖
SK Telecom計劃在年底前發布首款型號。最初將面向韓國市場,並將獲得開源代碼。
國家的開源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爲全國各地的企業帶來好處。它們將能夠獲得最新技術,而無需依賴外國科技巨頭。
主權人工智能
在這項倡議的基礎上是一個正在許多國家獲得關注的“主權人工智能”概念。
這是關於政府認爲具有戰略意義的模型和服務應該在國內創建,並在位於國家領土上的服務器上運行的想法。
其他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在人工智能開發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技術。在歐洲,人們對法國初創公司Mistral AI寄予厚望,該公司已成爲該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企業。
韓國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
戰爭是新技術發展的推動力。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近年來,韓國積極將人工智能融入軍事領域。政府將大語言模型視爲在現代挑戰背景下增強防御能力的關鍵元素——從朝鮮的核導彈威脅到由於人口下降導致的人員短缺。
在2019年通過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中,特別關注國防——尤其是利用和處理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韓國軍隊早在那時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與開發中心,以規劃在指揮、偵察、火力等系統中引入技術。
在2023年,尹錫悅總統的政府啓動了一項大規模的國防創新4.0 (「國防創新4.0」)計劃,旨在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應用於國防。
其中一個關鍵項目是於2024年4月成立的國防部人工智能中心。該中心的建立歷時約一年,參與者包括國防部專家、韓國先進科學技術院(KAIST)、各大學和私營公司。
該中心正在開發載人和無人系統與人工智能元素協同工作的技術、戰場態勢感知工具以及其他用於軍隊的人工智能應用。
重要的重點放在所謂的設備端人工智能——在沒有持續連接雲的情況下獨立工作的設備級人工智能技術。國防部認爲,嵌入設備中的人工智能將確保在通信中心可能缺失的戰鬥條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一個政府倡議是建立統一的防御雲並向工業開放軍事數據。2025年7月,政府宣布計劃與私人國防公司共享大量機密軍事信息,以加快人工智能武器的開發。
融資
韓國政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倡議,包括國防方面。總統尹錫悅宣稱目標是將國家提升到全球神經網路的領導地位,並宣布到2027年將在該領域投資9萬億韓元(~$6.94億)。
另外,成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單獨基金,以支持本土人工智能微處理器的開發,這對軍事應用也至關重要。
在國防預算中,計劃顯著增加研究和開發的支出:到2027年,其比例應超過總國防預算的10%。這些資金將集中在約30項優先軍事技術的10個方向上,其中明確提到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量子計算、超音速技術等。
在2024年8月,政府還通過了一項爲期五年的“技術主權路線圖”,計劃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12個戰略領域投資約230億美元。
在國防工業中,活動激增,受到政府資助和政策的支持。大型企業正在建立夥伴關係並投資於軍事人工智能。例如,領先的國防電子公司Hanwha Systems在2025年與11所頂尖大學和IT公司簽署協議,共同開發用於軍隊的主權LLM技術。
該倡議的目標是建立本土防御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減少對敏感應用程序中國外軟件和算法的依賴。具體而言,Hanwha及其合作夥伴正在開發基於該技術的戰場態勢感知模型,該模型將能夠實時檢測和分析威脅,並幫助指揮官在防空系統中做出決策。
應用領域
在實踐中,人工智能在韓國武裝部隊已經開始在多個領域應用。首先是無人機和自主系統——從空中無人機到地面技術。
幾年前,韓國軍隊宣布成立所謂的無人機機器人——配備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的作戰單位,用於執行偵察和打擊任務。
在2022年12月發生的事件之後,當幾架朝鮮無人機侵犯了韓國的領空,首爾大幅提高了發展自主無人機的優先級。
在2023年,獨立的無人操作指揮部開始運作,使用緊湊型偵察無人機和攻擊型無人機。在戰術開發中,借鑑了國外的經驗,包括土耳其Bayraktar在烏克蘭的成功應用。
到目前爲止,韓國已經建立了幾種具有人工智能元素的軍事無人機的生產能力。2025年,初創公司Nearthlab推出了打擊型XAiDEN,能夠攜帶60毫米的迫擊炮彈,並在自主協調的羣體中進行行動。該系統配備了基於人工智能的自主“思維”,使得10架無人機可以執行同步偵察,追蹤並打擊移動目標,而無需操作員的持續控制。在羣體中只需一架主導機具與通信通道,其餘九架則遵循算法,即使在GPS和無線信號被幹擾的情況下也能繼續執行任務。
如果一個無人機退出,其角色會立即由另一個接替。開發者聲稱,這確保了接近100%的任務成功率。
除了小型無人機,韓國還在開發更大型的自主系統。國家航空航天公司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 (KAI)與軍事科學研究機構ADD合作,正在進行KF-21戰鬥機的無人機“引導者”項目。預計前景飛機“博拉梅”將伴隨一組無人機。無人機能夠率先進入危險區域,識別和攻擊目標,而有人駕駛飛機將保持安全距離。
AI技術也正在應用於最新的地面裝備。例如,現代Rotem與DAPA合作開發新一代K3主戰坦克項目(,計劃在2030年代推出,屆時將廣泛採用基於AI的解決方案。坦克配備了130毫米口徑的自動炮,裝在無人炮塔上,火控系統將由人工智能增強,負責自主跟蹤和打擊目標。
AI還計劃用於幫助機組人員進行決策、傳感器管理、瞄準儀器、導航和總體情況意識。
不容忽視的是管理和通信領域。韓國已開始創建下一代綜合部隊管理系統,其中人工智能扮演着核心角色。根據國防部的數據,該系統將整合所有軍種的通信和信息系統,轉變爲一個統一的控制和偵察管理框架。
人工智能在網路安全和情報工作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韓國特工機構記錄到利用神經網路的威脅增長,作爲回應,他們自己也在引入技術來分析網路威脅和大量的情報數據。
國家情報局被任命爲人工智能威脅協調員,政府安全機構內成立了一個小組以監測人工智能風險。
像ADD這樣的軍事研究組織也在進行一些項目,其中人工智能幫助處理衛星圖像、預測敵方行動和模擬戰鬥場景。雖然此類程序的細節被保密,但已知首爾努力利用該技術提高國防決策的速度和準確性。
還討論了生成模型在訓練和模擬中的應用——爲士兵創建虛擬敵人和情境,這在增強現實訓練場上已經部分實現。
主要參與者
國家在推動韓國軍事人工智能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了"三螺旋"合作:國防部、高科技私營部門和科研機構。
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DAPA,ADD(作爲委托方和協調者,確定優先事項——無論是無人系統、指揮系統還是網路安全。主要企業——Hanwha、LIG Nex1、韓國航天工業、現代Rotem等——已成爲主要的工業合作夥伴,投入其資源和能力實現國家項目。
例如,Hanwha Systems 展示了帶有人工智能的海洋作戰系統原型——在展會上,該公司展示了能夠通過 LLM 更快識別目標和分配威脅的艦載作戰信息管理系統。
LIG Nex1 正在開發火控系統和高精度武器,其中引入了計算機視覺算法用於瞄準。正如所提到的,KAI 負責帶有人工智能元素的航空電子設備。
大型電信和IT公司也在加入。最大的雲平台運營商Naver參與了軍事雲和情報數據處理算法的項目,KT和Samsung SDS已被認證爲軍隊的雲服務提供商。
學術機構 — KAIST,韓國先進防御技術研究院,頂尖大學 — 獲得國家撥款進行軍事人工智能研究,並爲該領域培養專業人才。
提醒一下,印度政府在七月支持了初創公司QpiAI,作爲國家量子任務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