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領域跨境犯罪新挑戰:中國刑事管轄與執法實踐探析

Web3行業發展帶來的跨境刑事管轄挑戰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太坊等公鏈網路作爲一種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正在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這種去中心化特性也帶來了監管方面的挑戰,導致詐騙、盜竊、洗錢等犯罪行爲呈現國際化和隱蔽化的趨勢。傳統的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已經難以有效應對這些新型犯罪。

面對這一現狀,各國正在積極推動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的改革。本文將從中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出發,探討Web3從業者跨境活動的法律風險。

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的基本概念

在討論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主權"這一核心概念。主權是現代國際法體系的基石,它賦予國家在其領土範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同時,主權平等原則要求各國相互尊重,不幹涉他國內政。

基於主權概念,管轄權可分爲"對內行使"和"對外行使"兩種。對內行使是國家主權的直接體現,而對外行使則受到嚴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國主權。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作爲一種"執法管轄權",必然受到一定約束。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利用經濟優勢,過度擴張管轄權,濫用長臂管轄對海外企業和個人進行刑事管轄和執法,這種做法受到了廣泛質疑。

中國的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實踐

中國司法機關進行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時,首先需要確定對相關案件具有管轄權,然後通過刑事司法協助程序向外國請求協助。

管轄權的確定

中國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確立跨境刑事管轄權:

  1. 屬人管轄:針對中國公民在境外實施的犯罪行爲。
  2. 保護管轄:針對外國公民在境外危害中國或中國公民的犯罪行爲。
  3. 普遍管轄:基於國際條約或其他國際法義務產生的管轄權。

在請求外國司法協助之前,還需要進行"雙重犯罪原則"審查,即犯罪行爲在兩國法律中均構成犯罪。

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提出與案件推進

刑事司法協助是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的基礎。中國已制定《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明確了司法協助的範圍和程序。實踐中,提出司法協助請求的主體根據是否存在相關條約而定,可能是司法部、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等機構,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近期跨境加密資產詐騙案例分析

2022年底,上海靜安區檢察院公布了一起涉及加密資產的跨境詐騙案。犯罪團夥通過虛假投資平台,誘騙被害人投資加密貨幣。雖然這是一起跨境案件,但辦案機關並未向外國申請司法協助,而是通過國內布控,成功抓獲了59名回流的犯罪嫌疑人。

這一案例反映出,盡管中國已與多國簽署刑事司法互助條約,但實際使用率不高,可能是由於程序復雜、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的。

結語

需要強調的是,Web3從業者並非天生的犯罪分子,與加密資產相關的業務也不一定構成犯罪。然而,由於國內對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資產的態度較爲謹慎,加上某些執法行爲可能存在爭議,導致社會對Web3從業者產生了一些誤解。

但是,如果中國公民在境外以加密資產爲幌子,實施針對國內公民的犯罪行爲,即使身在境外,也難以逃脫中國法律的制裁。因此,Web3從業者在開展跨境業務時,務必謹慎行事,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ETH2.1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HashRateHermitvip
· 07-23 07:39
法律跟不上技术速度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