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上市公司加密財庫策略引爭議 專家警示潛在系統性風險
加密財庫策略引發關注,上市公司面臨潛在風險
近期,加密財庫策略成爲上市公司的熱門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24家上市公司將比特幣納入公司財務戰略,作爲資產負債表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比特幣外,以太坊、Solana和XRP等加密貨幣也逐漸被一些上市公司採納爲財庫策略的一部分。
然而,這一趨勢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有專家將當前情況比作當年的灰度比特幣信托基金(GBTC),後者曾長期交易溢價,但溢價轉爲折價後成爲多個機構崩盤的導火索。某銀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警告,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超過企業平均買入價的22%,可能會引發企業被迫拋售。若比特幣跌至9萬美元以下,約半數企業持倉可能面臨虧損風險。
某科技公司是採用比特幣財庫策略的典型代表。截至6月4日,該公司持有約580,955枚比特幣,市值約610.5億美元,但其公司市值卻高達1074.9億美元,溢價接近1.76倍。這種高溢價模式吸引了衆多模仿者,包括一些由知名投資機構支持的新興公司,以及一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公司的操作模式與當年的GBTC套利模式在結構上極爲相似。一旦市場進入熊市,其風險可能會集中釋放,形成"踩踏效應"。
回顧歷史,GBTC在2020-2021年曾風光一時,溢價一度高達120%。但進入2021年後,GBTC迅速轉爲負溢價,最終成爲多家加密機構爆雷的導火索。GBTC的機制設計被稱爲"只進不出"的單向交易,這種設計在早期推動了其二級市場溢價的長期維持,但也催生了大規模的"槓杆套利遊戲"。
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這種基於溢價和槓杆的模式迅速崩塌,導致多家機構遭受重大損失。這場始於溢價、盛於槓杆、毀於流動性坍塌的"爆雷",成爲2022年加密行業系統性危機的序章。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形成自己的"比特幣財庫飛輪",主要邏輯是通過股價漲、增發融資、購入比特幣、提振市場信心來推動股價繼續漲。這一機制可能隨着機構逐步接受加密貨幣ETF和加密貨幣持倉作爲貸款抵押品而加速運轉。
然而,批評者認爲,這種財庫飛輪模式在牛市中看似自洽,但實質上是將傳統金融手段與加密資產價格直接掛鉤,一旦市場轉熊,整個鏈條就有可能斷裂。更嚴重的是,當這些公司的股票被接受爲抵押品時,其波動性將進一步傳導到傳統金融或DeFi系統,放大風險鏈條。
盡管如此,也有觀點認爲,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因爲多數交易機構尚未接受比特幣ETF作爲保證金抵押。同時,有分析指出,某些採用加密財庫策略的公司,如前文提到的科技公司,其資本結構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風險槓杆模型,而是一套高度可控的"類ETF+槓杆飛輪"系統。
總的來說,上市公司加密財庫策略不斷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對其結構性風險的爭議。盡管一些公司通過靈活的融資手段和週期性調整構建出相對穩健的財務模型,但整體行業是否能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仍有待時間驗證。這一輪"加密財庫熱潮"是否會重復GBTC式的風險路徑,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