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巨頭角逐穩定幣賽道,全球支付新戰場悄然開啓穩定幣作爲全球支付領域的新興戰場,吸引了衆多科技巨頭的目光。隨着香港穩定幣監管新政即將落地,多家企業紛紛布局,意圖在這一領域搶佔先機。近日,某大型科技集團旗下國際業務主體宣布計劃在政策生效後第一時間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並同步在新加坡、盧森堡等市場推進合規布局。這一舉動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應,相關概念股集體漲,其中某金融科技公司盤中一度飆升98%,另一家控股公司漲近15%。據悉,該科技集團國際業務主體2024年處理的全球資金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通過其區塊鏈平台完成的。如果其中有一半可向穩定幣場景延展,那麼僅在現有業務體系內,穩定幣交易量的理論空間就已達到1500億美元級別。事實上,這家科技巨頭對Web3的探索已持續近十年。從2015年成立區塊鏈小組,到2016年推出首個區塊鏈公益應用,再到2018年啓動合作夥伴計劃,開放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台,其布局可謂步步爲營。2019年更是產品落地的爆發期,涵蓋供應鏈金融、商品溯源、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甚至打通了跨國區塊鏈匯款網路。2020年,該公司將其區塊鏈業務升級爲獨立品牌,日均上鏈次數突破1億次。隨後幾年,又相繼進軍NFT領域、推出Web3子品牌、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測試代幣化存款支付等。2024年集團完成重組後,其國際業務和數字科技業務在Web3領域持續發力,特別是在實物資產代幣化(RWA)方面有所突破。香港啓動穩定幣沙盒測試並明確即將推出發牌制度,引發了一場"巨頭爭牌"的競速。除了上述科技集團,還有多家知名企業早已參與其中,包括某電商巨頭旗下科技公司、某銀行、某Web3投資公司等。此外,還有區塊鏈科技公司、港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等表示有意參與香港穩定幣發行。從目前參與者的構成來看,香港穩定幣賽道正聚集三類力量:傳統金融機構將穩定幣視爲代幣化存款和鏈上帳戶的試驗場;科技與電商巨頭更側重於將穩定幣融入其生態,推動跨境支付、數字消費場景的應用落地;而Web3原生力量則試圖借助香港的政策窗口打造具備競爭力的鏈上穩定資產。隨着越來越多的巨頭湧入,穩定幣生態的成熟和創新將推動全球支付體系邁入全新時代。這場圍繞穩定幣展開的競爭,不僅體現了各大企業對全球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更預示着支付與資金流轉的未來方向。
科技巨頭搶灘穩定幣賽道 全球支付格局迎變革
科技巨頭角逐穩定幣賽道,全球支付新戰場悄然開啓
穩定幣作爲全球支付領域的新興戰場,吸引了衆多科技巨頭的目光。隨着香港穩定幣監管新政即將落地,多家企業紛紛布局,意圖在這一領域搶佔先機。
近日,某大型科技集團旗下國際業務主體宣布計劃在政策生效後第一時間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並同步在新加坡、盧森堡等市場推進合規布局。這一舉動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應,相關概念股集體漲,其中某金融科技公司盤中一度飆升98%,另一家控股公司漲近15%。
據悉,該科技集團國際業務主體2024年處理的全球資金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通過其區塊鏈平台完成的。如果其中有一半可向穩定幣場景延展,那麼僅在現有業務體系內,穩定幣交易量的理論空間就已達到1500億美元級別。
事實上,這家科技巨頭對Web3的探索已持續近十年。從2015年成立區塊鏈小組,到2016年推出首個區塊鏈公益應用,再到2018年啓動合作夥伴計劃,開放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台,其布局可謂步步爲營。2019年更是產品落地的爆發期,涵蓋供應鏈金融、商品溯源、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甚至打通了跨國區塊鏈匯款網路。
2020年,該公司將其區塊鏈業務升級爲獨立品牌,日均上鏈次數突破1億次。隨後幾年,又相繼進軍NFT領域、推出Web3子品牌、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測試代幣化存款支付等。2024年集團完成重組後,其國際業務和數字科技業務在Web3領域持續發力,特別是在實物資產代幣化(RWA)方面有所突破。
香港啓動穩定幣沙盒測試並明確即將推出發牌制度,引發了一場"巨頭爭牌"的競速。除了上述科技集團,還有多家知名企業早已參與其中,包括某電商巨頭旗下科技公司、某銀行、某Web3投資公司等。此外,還有區塊鏈科技公司、港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等表示有意參與香港穩定幣發行。
從目前參與者的構成來看,香港穩定幣賽道正聚集三類力量:傳統金融機構將穩定幣視爲代幣化存款和鏈上帳戶的試驗場;科技與電商巨頭更側重於將穩定幣融入其生態,推動跨境支付、數字消費場景的應用落地;而Web3原生力量則試圖借助香港的政策窗口打造具備競爭力的鏈上穩定資產。
隨着越來越多的巨頭湧入,穩定幣生態的成熟和創新將推動全球支付體系邁入全新時代。這場圍繞穩定幣展開的競爭,不僅體現了各大企業對全球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更預示着支付與資金流轉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