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滲透率思維與機構資金流向:解析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新邏輯
滲透率思維與機構資金流入:解析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邏輯
本文整理自一場關於加密貨幣市場的對話,主要探討了投資策略、市場趨勢及個人成長等話題。
從互聯網到加密貨幣:滲透率邏輯的應用
某位投資者分享了他從傳統互聯網領域轉向加密貨幣投資的經歷。他最初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但在2020年重新審視這個領域時,被"滲透率"的邏輯所吸引。他注意到,阿裏巴巴上市時中國電商滲透率僅爲3%,十年後增長至30%。相比之下,當時加密貨幣的全球用戶滲透率僅爲1-2億,潛在增長空間巨大。
這位投資者於2023年創立了自己的基金,在比特幣價格約2.9萬美元時入場,至今獲得了4.3倍以上的回報,表現優於比特幣本身。
投資策略:聚焦機構資金流向
該投資者的核心策略是關注"機構滲透率"。他們最初主要投資GBTC(比特幣信托基金),利用其對比特幣的折價獲得超額收益。隨着ETF獲批和折價消失,他們開始思考機構投資者的下一步動向。
經過分析,他們選擇了MSTR(MicroStrategy)作爲重點投資對象。選擇MSTR的原因是其邏輯簡單,易於形成共識,特別適合剛開始接觸加密貨幣的機構投資者。相比之下,像Coinbase這樣需要深入分析基本面的公司,或者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礦業股票,不太符合他們的策略。
大資金的關注點
在該投資者看來,"大資金"指的是主權基金、保險公司、大學基金、捐贈基金和各類對沖基金。這些機構目前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滲透率還不到千分之一。
大資金最關心的是易理解性和流動性。因此,他們目前主要關注比特幣或少數幾只相關股票。流動性越好的資產越容易形成共識,因爲大資金需要考慮進出的便利性。
牛市頂部預測
關於牛市頂部,該投資者基於"大資金思維"進行了分析。他認爲,從ETF發行到目前,比特幣從4萬美元漲到約10萬美元,市場流入了300-500億美元。要達到15萬美元,還需要同等規模的資金流入。
考慮到主權基金短期內難以大規模入場,他認爲潛在的大買家可能是美國各州政府。如果每個大州投入20億美元,50個州合計可能貢獻500-1000億美元。基於這個簡單計算,他將牛市頂部預估在15萬美元左右。
市場週期和未來趨勢
對於傳統的四年一輪的加密貨幣市場週期,該投資者認爲這種模式將發生變化。他指出,供給端的四年一次減半帶來的拋壓已經減弱,"四年一次"更多成爲一種心理印記。
未來,長期資金的進入將使市場更像美股,各種加密貨幣可能會逐漸形成獨立的敘事和趨勢,不再與比特幣同步漲跌。他預計,未來可能會重新定義代幣的性質,允許代幣分紅、回購等,這將進一步促進獨立敘事的形成。
小幣種選擇策略
對於小幣種投資,該投資者的策略是在大趨勢下,只選擇自己認識的項目創始人的代幣。他認爲,只要創始人持續努力而不是短期套現,投資者的風險主要是機會成本。
在評估創始人時,他特別關注"高成長性"這一特質。無論是銷售型還是實幹型的創始人,只要能不斷提供新的認知並付諸實踐,都被視爲好的創始人。
個人成長與市場洞察
該投資者強調了認錯和誠實面對自己的重要性,推薦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他認爲,保持進步的關鍵在於實踐、迭代和復盤,建議每次交易都記錄原因並持續積累經驗。
另一位參與討論的投資者分享了自己保持市場敏感度的方法。他建立了"歸零基金"和"十倍基金",通過實際投資來跟蹤市場動向和發掘潛力標的。他強調,尤其在快節奏的鏈上交易中,這種方法能幫助快速決策和調整倉位。
總的來說,這場對話揭示了加密貨幣市場的復雜性和動態性,同時也強調了個人持續學習和適應市場變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