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去他的比特幣”:Vitalik 的戰爭到底打給誰看?
6月,一張來自德國街頭的塗鴉照片在加密社區刷屏:
圖中寫着“去他的比特幣,這是我們的戰爭(F*** Bitcoin, this is our war)”,發布者正是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短短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這不是一句隨意的吐槽,而是一場深埋已久的價值觀對抗,也是在以太坊ETF落地、加密格局重塑的關鍵時刻,Vitalik 借力表達的一次“公開宣戰”。
比特幣 VS 以太坊:不是幣價之爭,是理念之戰
過去十年,加密市場的主角始終是比特幣與以太坊。一個是“數字黃金”,強調稀缺、去中心化與“貨幣自由”;另一個是“全球計算機”,構建在智能合約與應用生態之上,推動鏈上創新與真實世界的連結。
比特幣追求“少即是多”,極簡、保守、抗審查。
而以太坊則像一座開放的城市,不斷迭代升級,從POW切換至POS,從L1到L2,從EVM到ZK,致力於構建一個“功能型”的未來網路。
兩者分道揚鑣已久,Vitalik 此番發聲,其實是對比特幣“停滯不前”的一次隱喻式批評。
爲何偏偏是在德國、在這個時刻?
德國,一直是加密文化中具有象徵意義的“自由地標”:
它既是密碼朋克文化的孕育之地,也是歐洲爲數不多對加密資產立法“相對友好”的國家。
Vitalik選擇在德國發出“這是我們的戰爭”這一聲明,其實是在強調以太坊所代表的“新一代網路主權”之戰,正不再依附於比特幣的舊敘事,而是要獨立成爲未來互聯網和金融架構的核心。
同時,結合現實情況:
美SEC已批準多支以太坊現貨ETF,即將上線交易所,
大量機構開始將以太坊列爲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Layer2、AI鏈、RWA 等多種以太坊生態正爆發成長……
Vitalik 的這句話,是對以太坊新週期的一種“精神動員”。
戰爭的背後:不僅是技術,也關乎信仰
在大多數散戶眼中,比特幣漲了、以太坊也漲,這是“兄弟幣”的聯動。
但在鏈的核心開發者和長期信仰者眼中,比特幣與以太坊已是兩種“文明”:
比特幣像古典政治的“無政府主義者”,堅持規則永恆、少數共識。
以太坊則像現代工程師的“理性建構者”,相信不斷升級、通過社區博弈達成更優結果。
Vitalik 所說的“戰爭”,其實是一種敘事之戰、技術路徑之戰,也是對主導未來互聯網標準的話語權爭奪。
⸻
普通人能從這場戰爭中學到什麼?
別被“罵戰”迷惑,作爲普通用戶、投資者,我們不一定非要站隊,但可以從中看清幾件事:
加密行業進入深水區,核心競爭不再只是“誰漲得多”,而是“誰能構建未來”。
選擇你信任的價值觀,而不僅是某個幣的價格。比特幣講的是儲值信仰,以太坊講的是應用生態。
這場戰爭不會馬上分勝負,但它正在改變你我未來10年的互聯網生活。
⸻
結語:塗鴉是挑釁,更是宣言
Vitalik 不是情緒化之人,這句“去他的比特幣”背後,有着太多加密圈無法說清的對抗與共鳴。
比特幣走了15年,如今進入機構托管時代;以太坊走了不到10年,卻已開始講述一套全新的技術敘事。
這不是簡單的黑白之爭,而是舊世界與新範式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
而Vitalik,只是把這場戰爭——畫在了牆上,說給世界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