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V神:台灣、World ID的單一ZK身分有風險,須走向多元數位身份
World ID 爆紅、一人一身分成顯學,但 Vitalik Buterin 提出「多元身分」方案,試圖在隱私與合規間找折衷。 (前情提要:OpenAI 要 KYC 了?上傳身分證件與個人大頭照才可使用 gpt-image-1 新生圖模型 API ) (背景補充:為什麼說「中本聰」身份永保神秘是一件好事? ) World ID 在一年內累積超過 1,000 萬註冊,用戶只要掃描虹膜,就能向各種 App 證明「我是真人且唯一」。單一 ID 帶來便利,同時把網路化名自由推向邊緣。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6 月 28 日發文,提出「多元身分 (pluralistic identity)」概念,盼為隱私與監管拉出安全距離。 ZK 身分崛起與隱私警訊 零知識 (ZK) 證明允許使用者在不揭露個資狀態下驗證指定屬性,被視為下一代數位身分基礎。World ID、歐盟 eID 與台灣規畫中的數位身分證,都嘗試用同一組 ZK ID 滿足多場景。而 World ID 用戶已突破 1,000 萬。若所有社群帳號與交易紀錄跟單一 ID 綁定,一旦平台或政府索取私鑰,用戶將難以脫身,國家級監控與打壓異議風險跟著升高。 Buterin 的多元身分藍圖 Buterin 主張,身分驗證不應交給單一機構。政府證件、社交圖譜 (Circles) 與鏈上聲譽系統都可發證,彼此交織出更韌性的網絡。每多申請一張 ID,成本按近似平方曲線攀升,也就是「N 張 ID 需付 N² 成本」。想批量建立 10 萬假帳號將變得昂貴,足以抑制女巫攻擊,同時讓使用者能在不同情境切換身分。他比喻,多元身分就像平時分別使用工作與遊戲帳號:「工作郵件不會出現在遊戲聊天室,隔離但可在需要時證明真實性。」 「多元身分是兼顧隱私與包容的最佳可行方案。」 三大效益可期 一是隱私與包容:多源發證讓無國籍或缺乏官方證件者也能進入數位金融;惡意者批量申請會遇上非線性成本。二是 DeFi 與 Web3 合規:交易所可在必要時向特定 ID 端點索取 KYC/AML 資訊,過程不外洩其餘細節。三是分散治理:多發證方互相制衡,可降低單一供應商拒絕服務或濫用資料的風險。 落地挑戰與觀察重點 技術層面,多元身分需打通跨鏈與 ZK 演算法,計算資源開銷不容忽視;監管層面,各國是否接受「多 ID 共存」仍待磨合;市場層面,業者要定義互通標準,用戶也得學習何時切換身分。Web3 朝向主流的 2025 年腳步漸近,Buterin 的方案為「隱私—合規」拉鋸提供中間路線,能否落地,端視政府、企業與開發者能否協作降低 ZK 門檻並建立通用規範。 相關報導 V神為多元宇宙反擊:完全匿名社會無法運作!「多維度身份認證」是必要的 V神讚空投革命:驗證區塊鏈身份的迷人應用、Worldcoin還有四大挑戰 微策略回嗆「比特幣量子攻擊」,Michael Saylor:杞人憂天,若成真Google、微軟會先倒〈V神:台灣、World ID的單一ZK身分有風險,須走向多元數位身份〉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