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件革新:挖矿效率的下一个突破口## 摘要ASIC硬件和矿池软件之间的固件层已成为提升效率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点。目前全球约56%的SHA-256算力运行非原厂固件,其中Vnish以26.4%的份额领先。2024年减半后的经济形势、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对大规模矿机集群自动化管理的需求,持续推动矿工转向开放且可调试的系统架构。某知名公司决定在2025年第四季度前开源其自有挖矿操作系统,进一步确立了该模式的合理性,可能会使闭源固件的维护费用变得普及化。## 发展历程2011年,CGMiner作为首个通用ASIC挖矿程序问世,为所有原厂固件奠定了基础。2018年10月,开源的Braiins OS发布,在某型号矿机上实现了AsicBoost功能,节省约13%功耗,并推出了完全可审计的代码库。2018-2020年间,Vnish/MSK崛起,其商业化的自动调优加上收取2-3%开发费用的模式在东欧大型矿场中广受欢迎。2022年,某美国矿池运营商进入固件市场,到2024年其旗下算力从3 EH/s增长至13.7 EH/s。2024年3月,一家上市矿企首次自主研发固件与控制板组合,已部署到20万台自有矿机,现向全行业提供。2025年6月,一家知名公司宣布将开源一款模块化的点对点挖矿操作系统。## 市场格局(2025年预测)主要固件供应商包括Vnish(26.40%)、Braiins OS/+(5-6%开源版及收费版)、某美国公司的固件(4-5%)、原厂固件(44%)以及其他供应商(合计约18%)。硬件方面,某大型矿机制造商仍占据约75%的ASIC出货量,其次是两家竞争对手分别占18%和7%。因此,固件市场是仍然保持碎片化的主要竞争层面。## 矿工需求 —— 固件为何重要### 效率与利润保护- 芯片级自动调优相比原厂设置,可使每太赫兹(J/TH)的能耗改善8-20%,在2024年4月补贴减半后尤为重要。- 提供实时灵活性,可在电价高时降压运行,在算力价格飙升时超频。### 矿机集群自动化- 提供API用于集群范围的镜像刷新、功率限制脚本以及高级区块模板协商,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矿池层面的审查风险。### 安全性与可审计性- 开源固件消除了对隐藏开发费用或原厂"终止开关"的担忧。- 内置恶意软件扫描功能,可防范常见的矿机僵尸网络。### 资产使用寿命- 基于温度感知的调优可延长算力板的使用寿命,推迟资本支出更新周期。数据显示,86.9%的矿机被转售或重新利用,而非报废。## 开源趋势的影响开源趋势可能会压缩现有的2-3%开发费用经济模式,迫使供应商转向增值SaaS或混合许可模式。新的开源系统旨在让大量新矿工无需封闭的协调层即可进行点对点操作。公开记录的物联网式架构可能推动跨硬件产品线的通用API发展,降低各种新技术的集成成本。## 投资影响### 固件供应商- 存在定价压缩风险,但市场总量在扩大。- 拥有相邻收入(如矿池、经纪、衍生品)的公司更具抗风险能力。- 闭源代码供应商可能面临开源替代方案的压力。### ASIC制造商- 锁定策略可能疏远客户;与开源架构合作或推出"高性能"官方镜像可能保持需求溢价。- 模块化控制板的出现暗示可能完全绕开原厂控制板。### 挖矿运营商- 经济效益越来越取决于软件复杂程度;与固件供应商合作成为核心战略。- 开源固件可能加强围绕能源使用的监管叙事。### 资本市场- 拥有自有固件的上市矿企可能获得估值溢价。- 投资者应审查开发费用或订阅收入的会计处理方式。## 主要风险- 安全漏洞:开源代码库引来审查,但也可能带来公开的漏洞利用。- 监管不确定性:开源算法可能被误解为"受出口管制"。- 原厂抵制:固件锁定可能升级,增加更换控制板的成本。## 结论固件层已从爱好者行为演变为关键利润中心和去中心化载体。随着开源计划势头渐起,竞争优势将从闭源自动调优转向生态系统覆盖、数据分析和能源电网集成服务。投资者应从软件杠杆和开源契合度的角度评估矿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是硬件规模。下一个效率的提升将由代码驱动。
固件革新引领挖矿效率突破 开源趋势重塑行业格局
固件革新:挖矿效率的下一个突破口
摘要
ASIC硬件和矿池软件之间的固件层已成为提升效率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点。目前全球约56%的SHA-256算力运行非原厂固件,其中Vnish以26.4%的份额领先。2024年减半后的经济形势、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对大规模矿机集群自动化管理的需求,持续推动矿工转向开放且可调试的系统架构。某知名公司决定在2025年第四季度前开源其自有挖矿操作系统,进一步确立了该模式的合理性,可能会使闭源固件的维护费用变得普及化。
发展历程
2011年,CGMiner作为首个通用ASIC挖矿程序问世,为所有原厂固件奠定了基础。2018年10月,开源的Braiins OS发布,在某型号矿机上实现了AsicBoost功能,节省约13%功耗,并推出了完全可审计的代码库。2018-2020年间,Vnish/MSK崛起,其商业化的自动调优加上收取2-3%开发费用的模式在东欧大型矿场中广受欢迎。2022年,某美国矿池运营商进入固件市场,到2024年其旗下算力从3 EH/s增长至13.7 EH/s。2024年3月,一家上市矿企首次自主研发固件与控制板组合,已部署到20万台自有矿机,现向全行业提供。2025年6月,一家知名公司宣布将开源一款模块化的点对点挖矿操作系统。
市场格局(2025年预测)
主要固件供应商包括Vnish(26.40%)、Braiins OS/+(5-6%开源版及收费版)、某美国公司的固件(4-5%)、原厂固件(44%)以及其他供应商(合计约18%)。硬件方面,某大型矿机制造商仍占据约75%的ASIC出货量,其次是两家竞争对手分别占18%和7%。因此,固件市场是仍然保持碎片化的主要竞争层面。
矿工需求 —— 固件为何重要
效率与利润保护
矿机集群自动化
安全性与可审计性
资产使用寿命
开源趋势的影响
开源趋势可能会压缩现有的2-3%开发费用经济模式,迫使供应商转向增值SaaS或混合许可模式。新的开源系统旨在让大量新矿工无需封闭的协调层即可进行点对点操作。公开记录的物联网式架构可能推动跨硬件产品线的通用API发展,降低各种新技术的集成成本。
投资影响
固件供应商
ASIC制造商
挖矿运营商
资本市场
主要风险
结论
固件层已从爱好者行为演变为关键利润中心和去中心化载体。随着开源计划势头渐起,竞争优势将从闭源自动调优转向生态系统覆盖、数据分析和能源电网集成服务。投资者应从软件杠杆和开源契合度的角度评估矿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是硬件规模。下一个效率的提升将由代码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