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生态创新:Bounce拍卖、Uniswap扩张与铭文热潮

比特币生态的繁荣与铭文热潮:老牌项目的创新之路

今年加密货币世界的主流叙事由比特币的上涨和铭文生态的蓬勃发展构成。比特币价格的攀升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包括链上生态的繁荣、现货ETF的预期、减半周期的临近以及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场也给予了强劲推动。

铭文生态,尤其是以Ordinals为代表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同质化代币(FT),不仅为比特币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影响到了其他公链。几乎所有主流公链都开发了自己的铭文玩法,许多成熟项目也借此机会重新焕发生机。

追比特币与铭文热度,这些老项目们如何开"新花"

Bounce:拍卖创新与Layer 2计划

Bounce Finance作为一个多链支持的拍卖即服务(AaaS)协议,为项目提供全面的代币发行服务。近期,该平台上线了多个比特币生态项目的拍卖,这些项目初始估值较低,但随后表现不俗。由于可以使用前期项目代币参与后续拍卖,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也推高了Bounce原生代币AUCTION的价格。

以GoDID项目为例,作为去中心化身份(DID)的市场聚合器,其代币BDID的分配方案充分利用了平台生态,包括AUCTION持有者、前期项目参与者等多个群体。

此外,Bounce还宣布了BounceBit项目,这是一个基于币安比特币BTCB和AUCTION的比特币Layer 2解决方案,计划于2024年推出。

追比特币与铭文热度,这些老项目们如何开"新花"

Uniswap:扩展至Rootstock

作为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近期通过GFX Labs将其V3版本部署到了比特币侧链Rootstock上。这一举措被视为Uniswap向比特币生态的重要扩展。GFX Labs开发的Oku交易前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订单簿、价格走势图表等。

Rootstock作为一个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的比特币侧链,通过合并挖矿和联合保证人模型来保障安全性。截至12月19日,Oku上的流动性已达53.5万美元。

追比特币与铭文热度,这些老项目们如何开"新花"

Magic Eden:NFT市场的多链布局

Magic Eden作为Solana生态系统中的主要NFT市场,今年3月宣布扩展到比特币生态。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Ordinals NFT的兴起,也强化了其在多链NFT市场的地位。目前,比特币生态NFT如bitmap、Bitcoin Frogs等在Magic Eden的交易额表现突出。

Nostr:社交与小额支付的融合

Nostr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协议,今年9月进行了NIP-57升级,引入了名为"Zaps"的小额支付功能。这项功能通过闪电网络实现,使用户能在Nostr生态系统中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打赏或支付。截至目前,Zap的支付次数已超过5万笔。

追比特币与铭文热度,这些老项目们如何开"新花"

ALEX:BRC20交易与预言机创新

ALEX原本是Stacks上的一个DeFi平台,在铭文热潮中开发了B20去中心化交易所,专门用于BRC20代币交易。此外,ALEX还计划推出针对BRC20代币的首个比特币预言机,旨在引领BRC20索引的去中心化共识。

公链铭文的普及与争议

铭文技术已扩展到30多个公链,包括以太坊的ETHS、Solana的SOLS等。然而,部分铭文项目的收费模式引发争议,如Injective上的INJS铸造事件。智能合约链上的铭文虽然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但也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和功能限制。

追比特币与铭文热度,这些老项目们如何开"新花"

总结

在比特币生态的发展中,各个项目展现了不同的创新策略。Bounce通过独特的拍卖机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应;Nostr将社交与支付功能结合;ALEX开发了专门的BRC20交易平台;Uniswap和Magic Eden则将业务扩展到比特币生态。铭文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为非智能合约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在智能合约链上的应用仍需平衡成本优势与功能局限性。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12 23:38
炒高才是正道啊
回复0
Hodl熊本熊vip
· 07-12 17:27
带货分析小能手
回复0
FunGibleTomvip
· 07-10 10:55
牛市生态真精彩
回复0
BanklessAtHeartvip
· 07-10 10:49
玩家才是真正赢家
回复0
大饼单日线研究者vip
· 07-10 10:49
牛市就要来了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