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央行数字货币加速研发 支付宝工行成主力军
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速,支付宝和工商银行成为主力军
近日,央行再次强调要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随后,数字货币板块股票大幅上涨,收盘涨幅达7.81%。
有分析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在疫情后加速推出,首先在几家大型银行之间试点。这将为银行带来新的系统需求,同时银行的核心系统、数据库、ATM等软硬件也需要升级改造。此外,个人移动设备和POS机可能需要更换,电子票据也将得到推广。加密技术将贯穿整个产业链。
据了解,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获得76项相关专利,若加上正在审核的专利,总数达86项。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以来,该研究所公布了多项关键专利,涉及数字货币的生成、投放、流通和回收等方面,表明技术层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除了央行自身,其他机构也在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做准备。数据显示,支付宝和工商银行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支付宝最近公布了5项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涵盖发行、交易记录、数字钱包、匿名交易支持以及监管合规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数字货币发行的全面支持。
工商银行则在"双离线支付"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该行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和非区块链两种方式实现离线支付的方案,并开发了让商户无需数字货币账户也能接收支付的系统,为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扫清了障碍。
其他大型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虽然没有直接相关的专利公开,但也在区块链和数字金融领域有所布局。例如,建设银行推出了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农业银行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农村电商融资系统,中国银行则推出了电子钱包产品。
此外,华为、长亮科技等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区块链技术最初被认为是数字货币的基础,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表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矛盾。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央行行长易纲也曾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不预设技术路线。
然而,业内专家指出,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央行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尚未有最终定论。各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正在快速推进,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交易性能等多个方面。
随着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计划的推进,以及Facebook的Libra项目的发展,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将更加激烈。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选择、与产业链的协同、对市场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